机床换新更高端更智能

  日前,国务院印发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重点将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方案》从政策层面对节能降碳、超低排放、安全生产、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的设备给予支持,机床行业迎来明显利好。

  从机床行业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方案》将带来多大影响?如何疏通机床“以旧换新”堵点?国产机床企业怎么样才可以搭上这波“东风”?对此,记者做了采访。

  过去一年,机床行业受国际环境、地理政治学及下游装备投资乏力等因素影响,全年营业收入、总利润同比会降低。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机床工具行业完成营业收入10974亿元,同比下降10.3%,行业实现总利润1132亿元,同比下降35.8%。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会长毛予锋表示,每次设备更新行动都对我国机床产业和消费市场的建立与发展壮大起到重要推动作用。2009年设备更新行动使我国变成全球第一大机床生产国和消费国,还奠定了数字控制机床产业基础,培育出一批以数字控制机床为主打产品的企业和产业集群。本轮《方案》是在中央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水平发展的背景下推出的,必将发挥更大作用,能够说是升级版和加强版。预计到2027年末,至少累计新增千亿元的机床类产品需求。

  具体来看,四大行动都会影响机床行业的运行与发展。毛予锋分析,设备更新行动最直接、最有效,涉及大批量采购机床产品;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属于需求侧的新动能,可预见随着消费品销售增加,相关消费品上游制造环节也会产生新的设备更新或者添置需求,进而带动机床产业销量提升。

  他表示,回收循环利用行动的作用比较间接,主要是前面两项行动中少部分旧机床产品涉及改造和二次利用;标准提升行动既是保障措施,又是发展目标,保证本轮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是面向高水平发展的内生动力提升行动。

  机床是生产工业装备和构件的设备,是实现制造技术和装备现代化,承载新质生产力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工业母机”和“技术基石”。北京标研科技发展中心主任谭晓东认为,当前,中国传统机床行业精密化和数控化水平偏低,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制约了中国工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机床行业迭代换新既是前提和重要抓手,也是提升工业产品的质量和生产能力的重要基础。

  资本市场对《方案》带来的效果也持十分乐观的态度。中泰证券分析称,国内上一轮机床消费高峰在2011年至2015年,按照8年至10年的更新周期,2019年至2025年大批存量机床将进入更换周期,判断本次中央政策未来将会陆续出台细则,有望鼓励国内制造业采购国产机床。在更新周期叠加政策催化下,国产“工业母机”企业有望充分受益。

  《方案》在破解企业设备更新的难点、堵点方面,部署了一揽子政策安排,为推动加快工业领域更新形成规模效应提供保障。

  目前来看,尽管我国老旧机床更新需求正处于拐点,但机床公司参与以旧换新的意愿还不够强烈。国家机床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山东)主任郭峰分析,一种原因是参与以旧换新收益明显低于制造新产品的利润;另一方面是缺少专业的服务平台,这导致废旧机床残值评估、旧规格零配件采购、修复成本控制、旧机床改造/再制造后的销售等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进而产生较大风险。

  为解决以上问题,郭峰建议,加强政策引导,尽快制定有关政策实施细则,完善税收减免、财政补贴、金融等配套措施,让以旧换新、循环再制造的理念在机床行业形成共识。同时,搭建一个集废旧机床残值评估、旧规格零配件采购、物流运输、试验平台和财政补助兑现等功能于一体的服务平台,降低换新风险。

  “不同于消费品以旧换新,机床装备大规模设备更新,需要更长的产业周期、更大的社会投入、更高的市场化能力。”在大连光洋科技集团董事长助理江世琳看来,作为不同应用领域、不同加工对象的共有共用生产工具,机床装备大规模设备更新一定是围绕其下游市场产业需求展开的,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必然要有多样化的更新路线,但如何界定更新、如何激励更新、如何评价更新,这些都是今后亟需进一步研究和厘清的问题。

  毛予锋表示,作为升级版,《方案》一定要围绕面向高水平发展构建新质生产力的主线来安排有关政策落地,解决劣币驱逐良币的问题,用好和加强已经取得良好行业反馈的高端数字控制机床技改管理政策措施,做好产品质量标准升级,完善招投标制度。同时,在执行中,要时刻关注投资方向、效能和条件能力,避免盲目投资、虚假投资和重复建设。

  从机床企业角度来看,要抓住此次换新机遇,关键是找准换新方向。设备更新并不是简单的同种类型的产品置换,而是更高端、更智能、更环保的需求升级,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一环。

  “未来,以数字控制机床为主打产品的企业将普遍受益,其中高端数字控制机床获益更大。而掌握核心技术、具备完备产业链供应链生态、自主化程度高的企业将成为参与本轮《方案》的主力军。”毛予锋说,《方案》提出,“规模以上工业公司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5%”,单从数字控制机床规模增量看就翻了一番多。

  “要坚持市场化发展,尊重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律,扎实研判下游产业机遇,设计好机床装备大规模更新的一揽子落地办法和政策工具箱,稳定并增强不同经营主体的发展信心。”江世琳建议。

  毛予锋表示,结合对质量发展要求的落实,机床行业的产品主体有望实现从数字控制机床向高端数字控制机床的重大转变,供给能力得到极大提高。有能力的公司能够在基础具备的条件下,努力增加高端数字控制机床产品的比重。

  对此,郭峰亦深表赞同。他表示,以旧换新政策实施将进一步激活机床行业的技术创新,加快国产机床高端化、智能化、网络化、柔性化发展进程,进而提升国产机床精度保持性、可靠性和可修复性。必须要格外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要加快完善机床标准化体系,制定修订一批智能化、数字化、再制造等方面的标准,对接国际标准,填补空白,提高国际标准的转化率,以高标准机床制造体系助力技术创新,引领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

  加大创新力度,机床行业企业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谭晓东表示,推动我们国家机床产业迭代升级,当务之急是要结合机床产业的发展特征和发展的新趋势,加强机床行业基础研究,充分调动“政产学研用金”各方要素,共同围绕机床精密性、智能化、低能耗等共性关键技术开展联合攻关,在国家重大研究计划和重大研发项目上加大科研项目立项倾斜。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以及复合型人才教育培训,为大规模设备更新提供坚实支撑。(刘 瑾 沈 慧)

  Pioneer检测系统主要由具备高精感知和可靠通信能力的封闭试验场、支持状态数据上传与虚拟场景注入的测试车辆、具备实时孪生与动态仿真能力的云端平台三大部分构成,

  温室气体增加会直接引发全球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对各国经济及人类生活造成巨大影响。甲烷作为地球的第二大温室气体,在全球变暖过程中导致的增温强度远高于二氧化碳。

  本次研究揭示了褪黑素通过影响PVT调控非快速眼动睡眠的作用机制,发现褪黑素能抑制PVT神经元的活性,增加非快速眼动睡眠时间,从而有利于入眠。

  近年来,我国豆粕年消费量在7000万吨以上。然而,由于耕地面积有限,我国大豆产量供不足需。因此,广辟饲用蛋白来源、开发和利用优质饲草资源是改善我国饲用蛋白短缺困境的必由之路。

  2024年是对口支援西藏30周年,这是西藏首次承办“领航计划”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国情研修活动

  警惕伪科普,拥抱线后魏媛媛近期就深陷这样的困境之中——家中的保健品堆积如山,从补钙强骨到健脾养胃,父母满怀憧憬地尝试,坚信“营养补充,多多益善”,却不知对“伪健康”信息进行甄别,存在重重隐患。

  2023年7月,南开大学发布计划:3年建设200个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着力探索高校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新模式。一年过去了,南开大学在25个省区市建起乡村工作站90余个,

  当前国产最大无人运输机——SA750U近日从陕西靖边无人机专用测试机场起飞。

  8月25日,中国商飞公司一架ARJ21飞机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起飞,经过44分钟的飞行,顺利抵达稻城亚丁机场。这是正在进行的ARJ21飞机“环青藏高原”演示飞行的重要一站。

  在习致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队贺信7周年之际,第二次青藏科考成果发布会近日在西藏召开。会议公布了本次科考十大任务的重要发现。

  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以党建引领学校事业发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把党支部建在科技前沿一线、建在国家重大需求一线

  宇宙诞生之初,物质和反物质的性质应该是对称的、数量应该是等量的。但现在的宇宙,却难以找到反物质。

  文化数字化作为数字技术与文化资源相结合的产物,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体现了文化现代化发展的主要趋势。

  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21日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幕,大会以“共育新质生产力 共享智能新未来”为主题,通过推动全球机器人科技与产业的发展,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

  1980年,山东大学原校长、著名数学家潘承洞与同为数学家的胞弟潘承彪共同出版专著《哥德巴赫猜想》,全面总结了哥德巴赫猜想自1742年提出之后的研究发展,特别是近60多年来的最新成就。

  本次博览会深化“机器人+”应用场景展示。27款人形机器人进行了整机展示,数量创历届之最。2024世界机器人博览会也会同期举行。来自全球的观众可进入机器人世界,开启沉浸式游览体验。

  这里就是武威重离子中心,我国首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用重离子加速器装置就安放于此。

  今年以来,在科学技术创新领域,巾帼有为的故事不断上演,激励着广大女科技工作人员在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科技强国中更好地发挥“半边天”作用。